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上,供排水建设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近年来,伊川县高山镇大力推进供排水一体化建设,逐步补齐乡村建设短板,其中点点滴滴都离不开人大代表们的悉心关注。
2024年,高山镇人大代表联络站里多次收到坡头村、闫洼村等不少群众群众反映,在实施供排水项目建设中,施工给部分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不便等问题。人大代表们听闻乡亲们的困境,迅速行动起来,到实地了解情况,与相关部门沟通,帮助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疑难问题,从根本上助力项目建设最后“一公里”。
在实地调研过程中,代表们发现导致工程建设缓慢的原因除了机械、人力、天气等客观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资金问题。代表们没有丝毫退缩,在一场场关键的项目研讨会上,在与财政部门频繁的沟通协商中,他们用实地调研收集来的详实数据,还有村民们眼中那炽热的期盼,向有关部门全力争取支持,协商解决办法。
在施工过程中,为了守护好工程资金,让每一分钱都发挥最大效能,代表们主动投身一线,逐一对管材供应商的资质、产品质量严格审核比对,哪怕是细微的质量瑕疵都绝不放过,坚决将劣质材料挡在工程之外。具体实施中,代表们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化身成为乡村建设的 “协调员”。工人对村内地下管网分布不清楚,挖断了村民经营性自来水管道,代表们赶忙上前及时说明村庄供排水施工情况,确保群众利益不受损。部分群众希望能把自家门前坑洼地面和土坡一并修整,代表们耐心与施工方进行沟通,最终协商出两全之策。针对其他阻工问题,代表们逐户上门沟通,组织召开村民大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供排水项目的好处。面对各种各样的建设难题,代表们总是能“零距离”面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逐渐消除村民的担忧。在代表们的影响下,村民也纷纷自愿加入到施工中,工程建设现场不时传来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乡亲们,这供排水管网一铺,以后咱们村里污水没了,环境美了,大家的日子肯定越过越好!”高山镇人大经常组织人大代表深入群众家中、工程建设现场,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并及时协调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难题。如今,再把目光投向高山乡村,崭新的供排水管道整齐地深埋地下,仿佛是乡村发展的有力脉搏;全新的污水处理站有序运转,默默守护着乡村的生态环境。乡村彻底告别往昔的窘迫,迎来华丽蜕变。
“联络站就是要发挥联系群众的作用,解决百姓的后顾之忧。高山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就是群众的第二个‘家’。” 高山镇人大主席苏敬峰说,将鼓励号召更多的人大代表们继续秉持为民初心,关注乡村发展的每一处需求,投入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助力村镇在乡村振兴之路上大步迈进,书写更加和谐美丽的篇章。
(刘晓金 段沛恒 邵晓静)
- [打印网页][ 责任编辑: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