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坚持代表示范引领,让代表当好服务群众的联络桥梁,在基层一线发挥好人大代表助力乡村治理的新力量,近年来,伊川县高山镇人大组织人大代表投入到乡村文明建设中来,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宣传新思想、倡导新风尚,为乡村注入文明活力。
以创新宣传为号角,吹散旧俗阴霾。代表们深知,树立新风的关键在于转变村民的观念认识,而宣传则是“金钥匙”。他们积极利用各种渠道,线上线下齐发力,全方位、多角度地普及移风易俗知识。线上,借助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以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方式推送移风易俗政策法规、典型案例、倡议书等内容,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了解新风尚;利用村民微信群,实时在线答疑解惑,与村民互动交流,及时纠正一些错误观念。线下,代表们走街串巷,成为乡村小道上最靓丽的 “文明使者”。有的代表自制宣传手册,将旧俗危害一一罗列其中,挨家挨户发放讲解;有的代表利用村里的广播,用亲切的乡音讲述移风易俗小故事,让新风吹进每个人的耳朵里;还有的代表在村头等人流量大的地方设立宣传点,通过悬挂横幅、摆放展板、现场宣讲等形式,吸引村民驻足倾听。
以文化活动为载体,营造浓厚氛围。为了让乡村文明新风更接地气、深入人心,代表们充分利用各村文化广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春节、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和重要集会,以“村邻里日”“村规民约树新风 移风易俗除陋习”“四季村晚”等为主题,积极组织开展形式丰富多样、内容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将文明新风融入节目中,用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文艺表演、戏剧演出、体育竞技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充分挖掘传统节日的浓厚文化内涵,浸入式开展文明新风和传统文化特色教育,坚定文化自信,汇聚奋进力量。如侯村在秋季“村晚”暨重阳节文艺汇演中邀请县百姓宣讲团采用接地气的宣讲方式,将孝老爱亲的观念传递给群众;张村在夏季百姓大舞台中采用小品的形式,将“拒绝高价彩礼、婚宴吃大锅菜”等移风易俗理念扎根在群众心间。
以身体力行为支撑,树立文明风尚。人大代表们深知,言传身教是最有力的说服方式。他们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为村民树立移风易俗的标杆。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聚焦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通过百姓宣讲团、文艺演出、经典诵读等载体,广泛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的“永远跟党走”宣讲。面对村庄特色,个性化建立志愿服务品牌,如高山村结合自身丹参、顶管等产业优势,定期在代表联络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组织培训班,开展丹参种植、顶管、按摩等技术培训,实现了开展活动与特色产业的高度融合;洞子沟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周边建立“红娘帮帮站”,定期组织周边村热心“红娘”开展交流培训,组织青年男女联欢交友活动,为青年人搭建展示风采、交友联谊的平台,目前已经举办联欢活动2次,撮合成功12对。
在日常生活中,代表们也时刻注重自身言行,传承弘扬文明家风,以良好的品德修养影响身边人。张村宁香粉家庭和睦、邻里关系融洽。周边邻居在遇到矛盾时,都会向她请教取经,在她的调解下,许多家庭重归和睦,文明之风吹遍邻里。
在人大代表的不懈努力下,高山镇乡村移风易俗工作成效斐然。如今,走进各个村落,高价彩礼的重压逐渐消散,红白喜事操办得简约而不失庄重,厚养薄葬的理念深入人心。村民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邻里关系更加和睦,村庄环境愈发整洁美丽。
“代表们的点滴行动,如同一粒粒文明的种子,在乡村大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汇聚成树立文明新风的强大力量。”高山镇人大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砥砺前行,持续探索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升人大代表履职能力,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坚定的决心,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向纵深发展。
(赵艳红 段沛恒)
- [打印网页][ 责任编辑:管理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