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丹参长势真好,收成一定不错,明年咱们也跟着种。”一个村民羡慕地说。
“今年,能把丹参‘请’到我们村,确实下了一番功夫,多亏了镇里的人大代表……。”高山村党支部书记王春庭向笔者介绍道。
今年三月,在镇人大十三届二次会议上,人大代表票决确定高山村丹参核心种植区项目为年度实施的民生实事。在县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高山镇的县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关于丹参产业发展的议案,着力为乡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添势赋能”。
用喜闻乐见的方式把种植效益传播到全村
通过找准落脚点,围绕“群众是主角”,“眼”向基层、“面”朝群众,高山镇人大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平台,通过开展代表小组活动、代表走访联系选民等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讲种植、讲技术、讲效益、讲前景。并组织部分村民代表到王忠洼村、郑村实地察看,给大家吃下一颗“定心丸”,引导群众积极支持、主动参与。
在高山镇高山村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点,镇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王春庭召集本村党员、群众代表就流转土地种植丹参事宜进行动员,开展座谈交流。 “有政府领导支持、有大队干部带头、有专家大户指导,而且在家门口就能务工赚钱,种植丹参确实是带着大家过好日子的,我们更应该走在前,干在先。”与会者一致表示赞同。
用深入调研的方式把种植模式完善至精细
在探索丹参产业发展与集体经济共赢长效机制上,高山镇人大也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紧密联系社会各界的优势,组织人大代表对镇域的丹参种植情况开展视察调研活动,多角度开展集体经济合作发展模式政策宣讲、产业发展思路介绍,普及推进模式、探索路径、产业谋划、经营方式、产业风险和预估收益,切实将“好模式”讲清楚,“好路子”说透彻,“连心桥”架起来。“我们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作用,深入群众之中,做好宣传引导,让群众充分了解丹参种植的发展优势和前景,主动参与进来土地流转和规模种植,在发展村集体经济过程中获得更多收益。”高山镇人大主席汤海朋在调研中强调。
如今,高山村丹参核心种植区共计2000亩,按照行业技术规范、企业种植标准,生产过程实行统一土地流转、统一种苗采购、统一药肥补充、统一招工种植、统一公司管理、统一收购加工、统一出售核算,构建起稳定利益联结机制,实现“1+1>2”的效果。该项目已带动高山村、闫洼村、黄村等村群众务工420余人,年均增加收5000余元。项目实施效益得到了广大村民的交口称赞。
(供稿:段沛恒)
- [打印网页][ 责任编辑:管理员 ]